佛說四十二章經(十三)空性不是一場空

大家談論空性,而空性又是如何?與其爭論不休,不如自己去體證。體證空性以出家人較為容易,因為遠離愛欲走清淨的道路,從戒定慧開始,斷欲取愛,在自己心性上的修持,進而體證空性。

 

讓我們一起恭聽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佛說四十二章經(十三)空性不是一場空

https://youtu.be/CZo3v1y46RA

 

00:07直接去體證空性是什麼?

什麼是空性?什麼是空寂?說再多不如自己去體證,而出家人容易體證空性。出家人遠離愛欲的煩惱障蔽,越修越寂靜,學佛修行就是一個清淨的道路,因此難能可貴。

01:45契入佛法深理

「達佛深理,悟無為法。」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心源(心的本源)就是空寂、空性的,就能契入達到佛的深理。深理就是指中諦(中道的義諦)的道理,不執有、不執空,是不垢也不淨、不生也不滅,遠離二元的執取對待。進而悟無為法,即在空性的狀態中,不攀緣、不執著、不分別所顯現的真如境界。

03:54悟無為之法

悟無為之法,是一種空性所顯現的真如的境界,得要從戒定慧開始,斷欲取愛。這亦與佛陀開示的「緣起性空」、「涅槃寂靜」相契合,修行人要讓自己循此修行,隨時檢視修行是否越來越寂靜?

05:01內無所得,外無所求

神光大師向達摩祖師求安心,達摩祖師:「把心拿來。」此便是在說心的實相內無所得,悟無為法才會內無所得,達摩祖師便是以此觀照內心,而往自己內心下功夫,才會外無所求,才能找到自心寂靜的覺悟境界,所以叫心外無法緣故,不假外求。

08:11什麼叫佛教徒?

什麼叫佛教徒?佛教是內教徒,佛教以外叫做外道。外道心外求法,內教徒不假外求,往自己心上下功夫。佛教徒積資淨障很重要,但是一旦體證自心是空寂的,積資淨障只是輔助,明心見性的人自心能成就一切功德。

09:45心不要被綑綁住

「心不繫道」,心不被真理大道綑綁,沒有法執。知法如筏,到涅槃的彼岸,佛家語云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到了覺悟的境界,佛法都要捨棄,更何況不是佛法的、不如法的。

11:07不再造作惡業

「亦不結業」,再也不去造作、結罪造業。只要造罪就有業報,犯了任何的罪,業報就隨身了,不是念經修法就可以讓它走,早報晚報而已。「不是不報,時機未到。」所以要常修懺悔,以斷惑種。人只要有愚痴無明、迷惑顛倒的種子在自己的相續當中,他就會去造作惡業。

14:56修持心性證悟自性

「無念無作,非修非證。」無念就是根本智和後得智,證無分別的根本智,叫做無念。無作是證,不思議的後得智,就是不刻意去造作。要體證自性本空這種修持,「明心本淨,見性本空」。修則無修,何作修之證?自性作證,證即無證,空寂的境界哪還有修有證。

 

【竭誠邀請您護持觀音山弘法聖業】
https://reurl.cc/NalE6n
讓更多人改變命運得妙智慧!

▍訂閱觀音山YouTube頻道
http://ppt.cc/YQ5E

▍觀音山吉祥洲官方部落格
https://news.gys.org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