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慧童女第六問
怎樣避免與眾生結怨

 

總覺得人際互動關係很難嗎?以攻為守,讓您在複雜、染著的社會裡面,不但不結冤家,還能處處結善緣,遇貴人!

 

?讓我們一起恭聽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妙慧童女第六問–怎樣避免與眾生結怨

https://youtu.be/fV2N9YmNSE4

 

00:08 直爽處事,善友親近

大家都想和人結好緣,但是在這複雜、互動頻繁染著的社會裡面,人和人之間怎麼不發生仇怨?所以有時候要以攻為守,與其不去跟人家結仇結怨,不如要進取。佛陀就開示。第一,要以直爽的心,正直的胸懷來親近善友。你已經有一個善友,這個善友是很講道德、很講信用,是學佛修行、具戒的人,乃至你的善友是一位法師,你要親近他,非常正直的心去親近他,一邊想算計他,一邊想得到心靈成長、道德交流。一開始學佛修行的因地不真誠,果地必招迂曲。

03:37 有修行沒修行,差在哪裡?

現在社會人這麼染著,我們用正直爽朗的心跟人交往,人家是用歪的心、邪的心、詭詐的心、設計複雜的心,來跟我們互動。那是他的事情,你不要吃大虧、受大害,你可以保護自己。正確是:我對你講忠義,你對我不忠義沒關係,我還是對你忠義,為什麼?因為我是修行人,修行人本來就不同於五欲六塵的凡夫、染著眾生。一般五欲六塵的凡夫、染著眾生,他會報復。所以學佛的人,和沒學佛的人的差異性。

05:35 嫉妒他人,傷人又傷己

對於別人成功得意的好事,千萬不要有嫉妒。人家成功發展得非常好,功成名就,或者是有財富有盛名,不要有嫉妒心。我們生起嫉妒心,自己心裡會不舒服、會難過,你會覺得那個東西擺脫不掉,好像你穿了一件又髒又臭的內衣,你總脫不下來去洗澡一樣,那個臭、那個髒、那個黏總是跟著自己,心裡沒有修好就是這種感覺。你要嫉妒別人的時候,你心裡自己先難受。所以,與其想說我怎麼把嫉妒拿掉,反而要隨喜讚嘆,以攻為守。常常隨喜別人,幫助別人,成就別人。人家成了,甚至是你幫了你有功勞,你還不居功,還讚嘆他。有的時候這樣,比你在那裡找自己的缺點,還要積極得多。你找自己缺點要改掉,還不如你去行善,你的缺點就消失無蹤。

07:04 不論順逆,不捨你的菩提心

要尊重菩薩行,不可輕易毀棄菩薩行。在古代這個要受菩薩戒,要由二十位具戒的僧人,觀察過這個將受戒的居士,且二十位異口同聲認同他,這個人可以受菩薩戒,他才能受。受菩薩戒多不簡單。《梵網經》的菩薩戒,有很多條,還有其他經典的菩薩戒。傳承傳規都不同,但是主旨都叫「菩提心戒」。不管是顯密的傳承,菩薩戒的核心價值菩提心。這個人受菩薩戒,就要發菩提心到他成佛為止。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,為了利益眾生,我願意成佛,我決定要成佛。

09:55 成就他人,自然成就自己

要尊重自他菩薩戒行,別人要退心你當然要護持他。就對自他的菩提心、菩薩行都去護持、擁護,這才是一個大乘菩薩行。所以有時候看到同修,都會問:師兄,最近你學佛修行有沒有什麼問題?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?」我就是來遵守這一條。我聽了你差一點,這個我可以幫你,我一定幫你。我就想我護持你的菩薩行,我也成就我自己。很多的成就,是要你周圍的人都成就,你當然成就。所以就是不可以輕易放棄、毀損自他的菩薩行。

11:29 為人際關係加分的四個心法

五濁惡世很容易跟人結下冤結,所以有了冤結、冤欠,都是要償還的。如果這個冤結沒有化解,債務沒有清償,會因此重返人間或重返六道。所謂的冤冤相報、報仇還債。所以學佛修行,就是一定要能夠注意複雜的社會,人與人間怎麼樣不發生仇怨。第一、要以直爽心腸親近善友;第二、對於他人成功得意的好事,千萬不生嫉妒心;第三、別人如果成功、得到好的名聲,我們要為他歡喜;第四、要尊重菩薩行,不可輕易毀棄菩薩行。

14:04 捨戒有過失,不可不慎!

有的人他受了菩薩戒,遇到緣境,或者學佛修行壓力大,起了煩惱無明,就說那我捨戒。捨戒,雖然不是破戒,但捨戒你付出的代價之大,超過你的想像。但是捨戒比直接破戒違犯好,捨戒在於有很多的意趣都牴觸了。捨戒的時候,就是你暫時放棄修學大乘,因此有很多大乘的教法、密法,在意趣上你都牴觸了,甚至之前所修積的功德,因此喪失掉,這都是環環相扣的。

 

【竭誠邀請您護持觀音山弘法聖業】
https://reurl.cc/NalE6n
讓更多人改變命運得妙智慧!

▍訂閱觀音山YouTube頻道
http://ppt.cc/YQ5E

▍觀音山吉祥洲官方部落格
https://news.gys.org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