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存有報復心
學佛修行在行善過程中,必定會犧牲上班或睡眠的時間,更需與他人溝通協調。此外,應使自己諸根調柔,吃虧受傷害也不記恨,將自己心力投注修行上,便易成就道業。
?讓我們一起恭聽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不要存有報復心
00:12 行善修行,有捨才有得
行善需要時間,可能需犧牲上班、睡眠等時間,甚至會引起周圍的親朋好友、主管、同事不諒解。事實上這是學佛修行必定遇到的環節,為使學佛修行狀況良好,種姓高貴、心地善良、秉性正直,應說誠實言。若藉由與他人談心紓解壓力,無形中容易造業且不自知。
02:11 超越自己的獨特性格,開啟人生另一片天!
如何檢視自己個性是否調柔?若吃虧、受傷害,心中不但不記恨也沒有報復心,則是諸根調柔的顯現。佛弟子絕對有報復的頭腦和能力,但卻不存有報復心,反而將聰明才智投注於學佛修行,利益有情。有福報值遇諸根調柔的道友,應當多加親近、切磋勉勵、相互扶持。
【竭誠邀請您護持觀音山弘法聖業】
https://reurl.cc/NalE6n
讓更多人改變命運得妙智慧!
▍訂閱觀音山YouTube頻道
http://ppt.cc/YQ5E
▍觀音山吉祥洲官方部落格
https://news.gys.org.tw/